正好也是影响力武器要借助的东西
海军医护兵。相反,他谴责的是施加压力、让人盲目顺从的制度。“他们做的事情,跟我在越南做的没什么不同。他们只是在服从一项疯狂政策下达的命令罢了。他们也是牺牲品。”尽管火车司乘班组也同意威尔逊先生的看法,觉得自己是牺牲品,但并不像他那么有雅量。事实上,整个事件里最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方也出在他们身上:司乘班组对威尔逊先生提出了控诉,要求他赔偿他们的损失,因为他们“不轧断他的腿就没法执行命令”,故此承受了“羞辱、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压力”(见图6-2)。图6-2顺从的列车图为加州康科德驶出的军用火车撞了布莱恩·威尔逊之后几分钟的情形。听说火车司乘班组要对自己提起诉讼,原因是此事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折磨,威尔逊说:“他们承受了这么大的压力,我很同情。我相信这种压力来自听从良心还是命令的冲突。但起诉我,是不可能缓解这种压力的。”盲目服从的诱惑和危险每当面对人类行为背后的一种强力推动因素,我们都会很自然地想到,这种推动因素的存在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就顺从权威一例而言,稍微思考一下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我们就能找出许多说得过去的解释。被人类普遍接受的多层次权威体制能赋予社会巨大的优势,有了它,适于资源生产、贸易、国防、扩张和社会控制的成熟社会结构才得以发展。倘若没有它,就会导致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对文化群体是没什么好处的,社会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就言之凿凿地说:“它必然会让生活变得‘孤独、贫乏、污秽、粗野和短暂’。”因此,打从出生之日起,社会就教导我们:顺从权威是正确的,违抗权威是不对的。父母的教诲,校舍里风传的小曲、故事和儿歌里,甚至我们成年后存在的法律、军事和政治制度中,无不充斥着这条信息。而所有这些“教化”,无不将服从和忠于正当规则摆到极高的地位。宗教教义也是一样。比方说,《圣经》开篇就提到,因为不服从至上的权威,亚当、夏娃还有整个人类失去了乐园。如果说这个隐喻太微妙了,那么让我们再来看看《旧约》。《旧约》用充满恭敬的行文讲述了一个跟米尔格拉姆实验极为接近的故事:只因上帝有了吩咐(哪怕没有半点解释),亚伯拉罕就愿意把利剑插入自己小儿子的心脏。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判断一个行为正确与否,跟它有没有意义、有没有危害、公不公正、符不符合通常的道德标准没有关系,只要它来自更高的权威,那就是对的。亚伯拉罕遭受的痛苦折磨,是考验他是否服从上帝,而他,像米尔格拉姆实验里的受试者一样(说不定他们就是从这个《旧约》故事里学会服从权威的)通过了这场考验。从亚伯拉罕和米尔格拉姆实验受试者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顺从的能量和它在文化中的价值所在。然而,在另一种意义上,这样的故事又有可能造成误导。现实当中,我们其实很少对权威的要求痛苦得举棋不定。确切地说,我们往往没怎么思考,就下意识地顺从了,颇有“按一下就播放”的势头。来自公认权威的信息能为我们判断如何行动提供宝贵的捷径。毕竟,正如米尔格拉姆所说,服从权威人物的命令,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从小开始,这些人(家长、老师)就比我们懂得更多。我们发现,采纳他们的建议是有益的,部分是因为他们更有智慧,部分是因为他们手里攥着对我们的奖惩。成年之后的情况也是一样,只不过此时的权威人物变成了老板、法官、政府领袖。他们因为所处地位更高的缘故,得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并掌握更多的权力,故此按照正当权威的愿望去做是有道理的。正是因为它太有道理,很多时候,哪怕权威人物说的完全没道理,我们也会照着去做。当然,这种矛盾,正好也是影响力武器要借助的东西。一旦我们意识到服从权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好处的,就很容易不假思索地服从。盲目服从这种机械做法,既有好的一面,也有糟的一面。盲目服从,我们就用不着思考了,省心又省力。尽管它大多数时候能让我们做出适当行为,但例外的情况也有不少。就从生活里找个权威压力强大又明显的方面吧:医疗领域。健康对我们极为重要,因此在这个领域里掌握了丰富知识、具备强大影响力的医生,把持着受人尊重的权威地位。此外,医疗机构本身也有着等级分明的权力和威望结构。各类医疗工作者很明白自己的工作处在这个结构的什么位置,也很明白“医生”处在这个结构的最高层。没人能驳回医生对病例的判断,除非是另一个级别更高的医生。因此,医务工作人员素来有一套历史悠久的传统:自动服从医生的指示。这么一来,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医生犯下了明显的错误,层级较低的人却没想过要提出质疑。这是因为一旦正统的权威下达了命令,下属就不再思考,只管照做就行了。这种“按一下就播放”的下意识反应跟医院这样复杂的环境结合到一起,出错简直不可避免。事实上,按照为美国国会提供医疗政策咨询的“医学研究会”所说,就诊的病患每天至少会碰到一次用药失当。患者拿到错误的药物,原因有很多。不过,坦普尔大学药学教授迈克尔·科恩(Michael Cohen)和内尔·戴维斯(Neil Davis)在《用药失误:成因和预防》中,把大部分问题归结到对患者主治医师的盲目服从上。据科恩所说,“在一起又一起的案例中,(多是因为)患者、护士、药剂师和其他医护人员没有对处方提出质疑”。科恩和戴维斯报告了一起“肛门耳痛”的奇怪病例。一名患者右耳感染发炎,医生给他开了滴剂,让他点入右耳。但他在处方上并未把“右耳”(right ear)这个词写完整,而是来了个缩写“Rear”(“rear”在英文中有“后部”的意思)。看到处方,值班护士立刻把规定剂量的药水点入了患者的肛门。显然,耳朵痛却对肛门猛下药,实在不合情理,但不管是患者还是护士都没有丝毫的怀疑。这个故事给我们上的重要一课是:很多情况下,只要有正统的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关了。这种时候,我们并不从整体上来审视局面,而是只对其中的一个方面给予关注,做出反应。每当我们的行为受这种不假思索的态度控制时,有一点保准没错:顺从专业人士会跑来利用它。现在回到医药领域。在我们的文化中,广告商经常利用我们对医生的尊重,找演员来假扮医生,宣传他们的产品。我最喜欢的例子是罗伯特·扬(Robert Young)[27]出演的一段广告(见图6-3)。片中,他告诫大家要当心咖啡因的危害,并推荐不含咖啡因的桑卡牌咖啡。这段广告非常成功,让桑卡咖啡一举成为畅销产品。于是,厂商把这段广告剪辑出多个版本,反复播放了好几年。为什么这段广告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相信罗伯特·扬推荐的无咖啡因咖啡呢?因为请扬出演的广告商很清楚,在美国公众的心目中,扬跟他扮演的马库斯医生一角是联系在一起的。从客观上看,我们明明知道这个人只不过是个扮过医生的演员罢了,没道理受他的意见左右,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位先生让桑卡咖啡卖得热火朝天。图6-3我们信赖马库斯医生本例出自桑卡咖啡的经典广告,主演为罗伯特·扬。内涵不是内容打从第一次看到罗伯特·扬的桑卡咖啡广告,我就觉得它最有趣的一点在于:它利用了权威原理带来的影响力,却根本不曾拿出一个真正的权威,仅仅看起来像权威就足够了。这说明,我们对权威人物的下意识反应有一点很重要的特性:一旦处在“按一下就播放”的模式,只要拿出权威的象征符号就能将我们降服了。在没有真正权威的情况下,有几种象征权威的符号能十分有效地触发我们的顺从态度。因此,并非权威的顺从专业人士对这几种符号是爱不释手的。比如说,骗子大多喜欢给自己冠上各种头衔,打扮成权威人士,带相关的身份标志,衣冠楚楚地从高档汽车里钻出来,自我介绍说是某某医生、法官或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