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考核内容只应为责任中心能够控制的因素
Ittner和Larcker 1996年提出的观点:综合平衡计分法有助于经理更好地理解努力何时、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公司未来财务绩效。5.1.2中国的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停滞多年的中国经济开始走向复兴。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等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系统经济改革开始在摸索中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成效归根结底要通过微观层面的企业的搞活来实现。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中,我国的管理学家敏锐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并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潮流之中。改革初期,天津市轧钢三厂顺应经济改革的潮流,进行多年内部核算制度的改革试点。由于存在国家对工资分配的限制,天津市轧钢三厂为了配合目标成本责任管理体系,在不突破奖金总额的前提下,动足了脑筋进行奖金制度创新:只完成国家计划的不得奖、完成包干经济指标(即增产节约指标)只得起点奖、完成确保经济指标(即贡献计划指标)才能得全奖。该厂还在个人奖金分配上拉开档次,由原来的六个档次变为十四个档次。措施实行当年,全厂职工通过开展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增产节约活动,共节支增收758.8万元。1984年,天津市轧钢三厂把他们多年的经验总结成《实行按班按日核算成本、利润加强目标成本责任管理》一文发表在《财务与会计》上,得到大力推广(27)。1986年,余绪缨教授开始探讨管理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他认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即企业转变为实施经营型管理以后,企业应当建立以目标利润为中心的高度综合的经营目标计划体系,并以此作为考核、奖励企业经营者的指标,因为利润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源泉。企业一定期间的目标利润,主要包括目标利润总额和目标资金利润率两个方面。同时,余教授敏锐地觉察到,目标利润必须同企业其他有关经济指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应当以目标利润为中心,综合平衡考虑供产(包括产量、品种、质量等)销、生产工时、劳动生产率、材料消耗、费用开支、成本水平、资金占用、财务收支以及产品开发、人员培训、职工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活动。更难能可贵的是,余绪缨教授针对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的加剧,提出新产品开发、投产必须改变过去以成本为基础决定售价的陈旧做法,即售价=计划成本+销售税金+利润,转变为首先根据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价资料确定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最低销售价格,从中扣除企业需确保的目标利润和应上交的税金,进而确定新产品应达到的目标成本,即售价-销售税金-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然后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下达到各责任单位,并赋予它们为完成分管目标应有的权力,按照它们完成目标任务所作贡献的大小进行经济利益的分配,做到有责、有权、有利。这一思想后来在20世纪90年代的邯钢成本预算、市场否决做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与体现。余绪缨教授通过大量的调查,总结出我国改革初期对企业经营成果的考核(事实上也就是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如厂长的业绩的考核)通常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相一致的特点,因此我国企业在业绩评价指标设计上重视价值与使用价值、微观需要与宏观要求的统一,并逐步建立一套评价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科学体系(28)。2000年,葛家澍教授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业绩评价系统作了一个中肯的评述。他认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所进行的研究本质上属于责任会计制度的范畴。所谓责任会计制度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system) ,是指授予基层单位的权力和责任以及对其业绩进行计量、评价的方式,将企业划分成各种形式的责任中心,并建立起以各个责任中心为主体,以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为基础,通过信息的积累、加工和反馈而形成的企业内部严密的控制系统(葛家澍,2000)。作为管理控制系统的责任会计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公司分权管理 (decentralization) 条件下,各个分权单元之间、分权单元与企业整体之间的协调问题。葛家澍教授还归纳出一个优良的业绩考核标准的质量特征可控性、可计量性和协调性,即考核内容只应为责任中心能够控制的因素,考核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要能比较准确地计量和报告,并能使各个责任中心在完成企业总的目标中,明确各自的目标和任务,以实现局部和整体的统一(29)。的确,责任会计制度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和发展,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有效的业绩评价制度,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责任会计制度的着眼点仅在于公司的下层,至多也只是对中层员工的考评,而对于影响公司生存、发展的高层管理人员却没有涉及。事实上,传统的责任会计制度只是公司经理层进行分权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而已。它远远没有触及公司委托代理链上起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所有者(初始委托人)与经理层(初始代理人)之间的激励约束关系。当然,这与我国企业改革的状况有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企业改革并没有触及产权的层面。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开始、深化,针对委托代理链第一链条的业绩考评系统的研究也摆到我们的面前。1998年,尚志强博士以跨国公司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企业业绩评价系统